【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杨健】
3月的国际比赛,熟悉的国足身影再现,然而,并没有奇迹发生。在连续两场与沙特和澳大利亚的比赛中,国足的真实实力再次暴露无遗。自跨年三连败以来,国足首次面对同组前三球队的主客场全败,仿佛成了强队的砧板上的鱼肉。
国足目前面临的状况,伊万上任以来的伤病潮无疑是其中之一。球队的实力差距肉眼可见,但令人遗憾的是,昔日球队的精神气貌似乎已被丢弃。国足的每一步都似乎在退步,这比无缘世界杯的结果更加令人痛心。
作为国足主教练的伊万科维奇,其战术思路相当复古,偏爱菱形中场442阵型。然而,这种阵型在现代主流联赛和国家队中几乎绝迹。这主要是因为即使是最富有的欧洲豪门,也难以同时拥有一位全面覆盖的中场铁闸和一位既能送出妙传又能冲锋陷阵的前场自由人。而国足的中场人员类型和储备并不充足,因此,“以数量换质量”成为了历届主帅的共识。
然而,伊万却选择了一种刻舟求剑的方式。他在面对实力强大的对手时,坚持自己的战术选择,不信任其他球员。在面对澳大利亚的比赛中,他选择了身材比对手小一圈的黄政宇担任后腰。结果黄政宇并没有成为奇兵,反而成为了第一个缺口,导致国足丢球。
更令人痛心的是,伊万在排兵布阵上有着谜一般的固执。他对于一些有潜力的球员视而不见,比如塞尔吉尼奥和王钰栋。这两位球员在有限的时间里几乎制造了国足全部的有威胁进攻,但却没有得到更多的出场机会。这样的浪费对于国足来说太过奢侈。
澳大利亚队对国足的战术打法进行了深入的研读,他们的高举高打和防守反击战术让国足无法应对。他们不仅在禁区前沿形成连续攻势,还能诱导国足其他防线球员被动补防。而国足在攻防转换环节的技术缺陷更加致命,使得比赛场面更加难看。
面对这样的局面,伊万需要深刻反思自己的战术选择和用人策略。他需要更加灵活地应对对手的战术打法,而不是一成不变地坚持自己的战术思路。同时,他也需要更加信任和重视有潜力的球员,让他们在比赛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目前,国足已经到了只有两连胜才能不被淘汰的境地。这需要全队的努力和团结,更需要伊万做出正确的战术选择和用人策略。希望在接下来的比赛中,我们能看到一个更加团结、更加有战斗力的国足。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