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谈国足备战:合理、科学、有序、规范。

直播信号源

雷速体育于3月26日消息报道,国足在主场0-2不敌澳大利亚队的比赛结束后,引起了媒体及公众的广泛关注。《体坛周报》的记者王晓瑞迅速对此进行了深入报道与点评。

在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伊万科维奇教练的言论引起了广泛讨论。他遗憾地表示,不少现役国脚在联赛中难以获得稳定的出场时间。他点名了杨泽翔、汪海健、李磊、张玉宁、徐皓阳、拜合拉木等球员。这些国脚在联赛中的表现与出场机会成为了热议的焦点。

面对外援政策的不断变化,许多国脚在联赛中面临无球可踢的困境。这已经不仅仅是个别现象,而是整个国家队在备战期间所面临的一大问题。自2025年迄今的两期集训中,国脚们仅有的一次热身赛机会显然不足以保持他们的竞技状态。长时间缺乏实际比赛的锻炼,即使依靠封闭集训来维持状态,效果也并不显著。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乌兹别克斯坦、约旦等国家队却在寻找更多的实战对手,积极地进行热身赛和实战演练。反观中国队,在海口进行的集训却显得相对静态,缺乏实战效果。同时,不少国脚因缺席俱乐部的冬训,导致在地方队的主力位置受到影响。

进入新赛季的两轮中超联赛后,国家队又提前半个月开始备战世预赛。国脚们在长期没有比赛的情况下,状态自然大打折扣。而回到俱乐部后,由于外援政策的存在,他们的位置逐渐边缘化,需要适应新的角色和体系。这种长期远离俱乐部环境和体系的状况,使得地方队教练难以对他们抱有太大期望。

这种状况仿佛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国脚们在俱乐部没有足够的比赛机会,转而在国家队进行长时间的集训。而长时间的集训又使得他们缺乏实战演练的机会,回到俱乐部又要面临适应新环境的挑战。伊万科维奇教练在发布会上的言论,或许不仅仅是对现状的不满,更是对世预赛进入关键阶段的一种警示。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即将到来的6月份对阵印尼的比赛前,中国队依然选择提前集训。这次集训能否约到合适的热身对手,那些“问题球员”是否能在联赛深入后获得更多的出场机会,都成为了未知数。与此同时,由于中超队没有征战亚冠的机会,国脚们对于洲际大赛的体验也将有所下降。

因此,面对即将到来的6月两场决战,我们只能寄希望于国家队的人员配置更为齐整。如蒋光太、朱辰杰等伤员的回归,王上源的解禁以及最强火力武磊的驰援等都将对国家队产生重要影响。在举全国之力冲击附加赛之际,我们也应该审时度势,思考如何在组织备战过程中做到合理、科学、有序和规范。中国队已经没有退路,唯有全力以赴,才能走向胜利。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