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失的天才》系列中,约什-杰克逊是一个尤为令人心疼的个案。他的故事并非线性展开,而是一块反复被折射的棱镜,从各个角度映照出他生活的破碎与矛盾。
他诞生于97年密歇根州的南菲尔德,出生在一个政府救济房里,墙上贴满了迈克尔·乔丹的海报。然而,他从记事起就未曾见过自己的父亲,而母亲阿普丽尔的生活也充满波折。身为一个曾经的田径明星,阿普丽尔却因生活所迫,时常涉足不法之事,导致她在监狱中度过不少时光。杰克逊人生中的第一双篮球鞋,竟是缓刑官的馈赠,这仿佛预示着他与篮球的复杂纠葛——运动基因或许是“偷来”的“赃物”,但篮球也似乎成了他洗白命运的唯一途径。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杰克逊的童年可谓是一场噩梦。母亲阿普丽尔出狱后,对杰克逊寄予了厚望,她将全部希望都压在儿子的篮球梦想上。她带着杰克逊来到球场,对他进行近乎严苛的训练。即便杰克逊已经疲惫不堪,速率明显下降,阿普丽尔仍不依不饶地督促他继续前进。
“你想像我一样蹲监狱吗?”这是阿普丽尔的威胁,也是杰克逊童年阴影的来源。篮球对于杰克逊而言,更多的是取悦母亲的方式,甚至成为他深深的恐惧。这种爱恨交织的情感为他的后来人生埋下了伏笔。
除了家庭的困扰,杰克逊在成长过程中还面临着“安全感”的缺失。由于阿普丽尔的麻烦不断,他们不得不频繁搬家,躲避债务和处罚。在杰克逊进入大学前的15年里,他辗转了4座城市,转学了8所学校。这种不稳定的成长环境使得杰克逊常常感到孤独和无助,“朋友?你觉得我会有朋友?”成为他内心的真实写照。
尽管他的篮球天赋耀眼,吸引了球探们的关注,但这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开始大肆吹嘘和炒作杰克逊。他们夸大其词,立下虚假人设,甚至故意隐藏他的真实情况。耐克品牌为杰克逊打造了“左手魔术师”的形象,却忽略了他的惯用手其实是右手。训练师们则通过刻意安排的庆祝方式,营造出一种超级球星的气质,却忽视了杰克逊真实的个性——他其实是一位酷爱抽象画的艺术家。
在商业的包装下,杰克逊成为了全美第一高中生的代表,进入大学后更是凭借出色的表现被NBA球队选中。然而站在商业的角度看这些包装和宣传不过是无休止的谎言和虚荣。然而那时的杰克逊还是个思想尚未成熟的孩子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合理的建议与教导因此这些谎言逐渐变成了他生活中的真实部分。
进入NBA后杰克逊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他拒绝调整投篮动作坚持所谓的“商标”理由让他的进攻效率始终无法达标而原本引以为傲的防守也因天赋优势和明星待遇的消失而变得脆弱不堪毫无纪律性可言球场上的不尽如人意让杰克逊越来越分裂。
与此同时他的母亲以他的名义成立的基金会因挪用公款而卷入官司而他的学生时代作弊的行为也被揭露出来。一个又一个谎言被戳破让杰克逊感到压抑和狂躁他不断惹出场外麻烦。他的内心世界变得愈发复杂在一次非法闯入前女友家的行为后他被警察逮捕在他的家中警察发现了满墙的临摹《呐喊》画作但奇怪的是画中人的瞳孔被杰克逊画成了篮球。
无论是在灰熊、活塞还是国王队每支球队都试图帮助他走出困境但始终未能如愿。直到22年的夏天杰克逊流落到发展联盟场均能得到21分的数据但却尴尬地未能获得任何NBA球队的召唤。他在推特小号上无助地写道:“我身体里有24个约什-杰克逊但他们需要的是第25个。”这让人不禁感到惋惜和同情。
篮球工业催生出众多超级球星但同样也有像杰克逊这样的畸形产物被退回返厂他们的人格被切割得粉碎看起来就像一个精神病人。当我们回想起杰克逊高中时期逆天的扣篮时我们也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他的生活从一开始就安装着偏差的标尺那场比赛的篮筐高度曾被偷偷调低5厘米这就像他的人生一样充满了不为人知的曲折和挑战。